文/心臟血管內科 周禎穎 主治醫師醫師
天氣變化,冷熱交替,工作了一天,疲勞、肩膀緊、頭痛、心悸……很多人開始擔心自己的血壓是否變高了。
高血壓標準下修為>130/80mmHg
長久以來,高血壓的定義為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與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(>140/90mmHg)。隨著大規模臨床試驗(SPRINT和STEP臨床試驗)證據的出現,2022年5月開始,台灣心臟學會也將高血壓標準下修為收縮壓大於130毫米汞柱與舒張壓大於80毫米汞柱(>130/80mmHg),而更積極的控制血壓,也期許進一步減少心血管事件:如心肌梗塞、心衰竭、心因性死亡,或腦中風的發生。
量到血壓高不見得就是高血壓,很多人在感冒就醫時,意外發現血壓升高;或像前陣子大家在接受新冠疫苗接種前的評估時,一量血壓發現怎麼這麼高;或是公司體檢等等,忽然發現血壓超標了。
什麼是722原則
?722? 原則是2022年台灣心臟學會針對診斷高血壓所提出的一個實用方法。第一個「7?代表要量7天,每天找「2?個時段測量,譬如早上一次、晚上一次,每次測量要量「2?次。可以將兩次數據都記錄下來,或是把兩次數據作平均。如果血壓計顯示有心律不整時,建議測量到3次或以上,增加準確度。就診時可以將血壓的紀錄帶到醫療院所,可以讓高血壓的診療更有效率,也讓醫療人員更快速的了解我們的狀況。
控制血壓 從「SABCDE?做起
控制血壓除了吃藥,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很重要,心臟學會也強調「SABCDE?:?S?代表不要吃太鹹,?A?代表不要喝酒或僅止於小酌, ?B?代表BMI、把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,?C?則代表戒菸;而?D?代表吃得健康、譬如?得舒飲食?(DASH diet),?E?則代表合理的運動量。控制血壓,因應不同的人、不同的生活習慣有著不一樣的考量。
瀏覽次數:407
|